4月13日,在新疆的東大門哈密市,新疆首個800千伏換流站聯變擴建工程正在加快施工。而此前,已有4000多萬千瓦時的風電,就通過800千伏哈密南-鄭州直流輸電工程這條電力絲綢之路,從新疆大地,通過跨越千山萬水送入華中電網,讓距離新疆3000多千米的湖北首次用上了來自新疆的清潔電。
新疆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在國家電網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十一五期間,新疆電網先后實現了110千伏全疆聯網、220千伏全疆聯網和750千伏新疆與西北電網聯網。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繼續加大對新疆的支持力度。2013年6月和2014年1月,新疆-西北主網聯網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和新疆首條特高壓哈密南-鄭州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先后建成投運,有力促進了新疆能源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換,直接拉動投資3000億元,提高新疆GDP約1.5個百分點。
十三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將進一步加大對新疆的支持力度,計劃投資2019億元,用于新疆電網建設。在加強疆內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電網覆蓋范圍,滿足自治區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用電需求的同時,加快建設電力外送通道,促進能源資源轉化,積極服務自治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按照新疆電網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在疆電外送方面,新疆將規劃建成投運準東-成都、準東-華東兩回1100千伏和哈密北-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伊犁-巴基斯坦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若羌-青海花土溝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在疆內750千伏電網建設方面,將建成投運烏昌都市圈環網、天山東環網、天山西環網、喀什克州核心區環網和環塔里木環網五大750千伏環網。這些工程建成后,與之前建成的新疆與西北主網聯網第一、第二通道形成五直流、三交流外送電通道,成為連接西部邊疆與中原地區的電力絲綢之路,將新疆豐富的煤炭和風、光等清潔資源就地轉化為電力輸送到內地和國外,實現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電,在提高新疆自我發展能力的同時,形成煤從空中走、電送全中國的新格局。
為加快推進疆電外送建設,在國網新疆電力公司的大力推動下,今年全國兩會上,多名代表和委員向大會聯名提交了盡快核準建設疆電外送1100千伏準東-成都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和打造絲綢之路電力通道,推進新疆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的兩條建議,懇請國家盡快同意準東-成都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展前期工作,爭取該工程能與準東-華東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同步獲得核準,同步開工建設。
據了解,目前,新疆疆電外送能力為1300萬千瓦,隨著五直流、三交流外送電通道的全部建成,到2020年疆電外送能力將提高到5000萬千瓦,年外送電量超過3000億千瓦時,相當于年轉化原煤1億噸,直接拉動疆內投資5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