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4月制造業信心下滑,為三個月來首見,不過服務業信心回升,仍凸顯出日本經濟走出去年衰退的不均衡態勢。
密切追蹤日本央行季度短觀報告的路透短觀調查及近期其他疲軟指標,令人質疑這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復蘇的持久性。
路透在4月1-15日間對483家大中型企業進行了調查,其中有266家企業回覆。調查顯示企業對國內外需求低迷都感到擔心。不記名回覆這項路透調查的企業經理還抱怨,日元疲軟推高了原材料進口成本。
日本企業的審慎氣氛與央行和政府較為樂觀的看法形成對比,央行和政府認為經濟可望溫和復蘇。
盡管制造業感受到全球需求平淡造成的痛楚,服務業信心卻反彈至去年6月以來最高。零售業者自10月以來首次擺脫悲觀,顯示在去年受消費稅上調打擊后,經濟正慢慢站穩腳步。
一名接受調查的機械制造業主管稱,由于中國、歐洲和巴西等海外經濟體欠佳,資本支出和營運率降低。
一名建筑業高管表示,自消費稅上調造成重挫以來購屋者一直不怎么活躍。然而有一些需求正要復蘇的新跡象出現。
日本央行政策委員會4月30日將召開會議,并公布經濟和通脹最新預估,屆時可能調降對通脹的樂觀預期。一些投資者預計該央行會在這次會議上有所行動,還有一些投資者認為今年晚些時候有可能放寬政策。
制造業若持續疲弱,可能阻礙經濟復蘇,并迫使央行出手行動。
4月制造業景氣判斷指數從3月的正16降至正12,受鋼鐵、食品、針織/造紙等行業拖累。7月料升至正18。
4月非制造業景氣判斷指數從上月的正21升至正25,受零售、房地產/建筑和信息/通訊等行業提振。7月料微升至正26.
日本央行4月1日公布的短觀調查顯示,截至3月的三個月日本大型制造企業信心持穩,但未來料略微惡化,這一跡象令人擔心日本政府為提振經濟所作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