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很多經銷商低估了中國消費者對奢侈品奢望以及由此帶來的行業收入增長機會。但中國內地市場對奢侈品的需求,以及中國人到海外旅游人數的增加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從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預示,未來幾年中國人均收入和消費支出將大大增加,中國人對于奢侈品來說將是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市場。而中國人到海外旅游人數的大幅增加,更可能在短期之內刺激奢侈品銷售額的增加,從今年春節中國人到海外旅游的情況就足以看出這一現象。研究認為(2010),奢侈品斯沃琪(SWATCH)和路易·威登-軒尼斯(LVMH)兩大品牌將是因中國消費者對奢侈品的需求增長的最大受益者。
雖然大多數奢侈品品牌在香港零售市場早已廣為人知,但這些品牌在中國內地市場的認知度仍然有限,但隨著中國人收入和消費者心理變化,奢侈品品牌在中國內地市場的滲透力將會迅速擴大。奢侈品購物中心如今在上海、北京、廣州和深圳發展很快,很多品牌在新店開張和市場推廣活動中投入巨大。由于目前中國對奢侈品品牌征收高額關稅和消費稅令同一商品在內地和香港的售價相差很大。正因為如此,中國內地市場的需求將因售價過高可能會而受到抑制。這就造成了大量中國人到海外的奢侈品消費,即中國人喜歡在國外旅游時花錢買東西。
研究表明(2010):到海外旅游的中國游客人數的增加將大大促進奢侈品銷售額的增長。隨著中國對旅游限制將進一步放開,如今歐洲大多數國家已經獲得中國政府的批準成為中國公民海外旅游的目的國。香港則是內地人海外游的最早受益者。這些使得到海外旅游的以前沒有太多機會接觸奢侈品的中國游客得以更多地認識這些商品品牌。自2005年起到海外旅游的中國游客允許攜帶的現金數目是以前的兩倍。如今又有了更大的變化,這使得消費者有了更大的購買空間。
到海外旅游的中國游客人數的增加,將會促進奢侈品行業發展,特別是到國外旅游將增加他們的品牌意識。香港短期內可能吸引更多的中國內地游客去購買奢侈品。但歐洲國家,特別是法國和意大利,將很快吸引大批中國購物者。調查表明(2011):中國人在國外旅游時的購物支出要比他們在國內旅游時的購物支出至少多一至二倍,理由如下:
1 具有吸引力的價格:中國的消費者一般對價格比較敏感,通常情況下,如果容易獲得最低價格,中國的奢侈品消費者特別熱衷于去找到該品牌的最低價格。
2 饋贈禮品:同日本人一樣,饋贈禮物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當中國游客在國外旅游時,他們往往會帶回一些他們游覽過的國家具有代表性的禮物,特別是那些在中國買不到的品牌產品。
兩年前中國消費者在奢侈品消費上就與日本消費者抗衡。目前中國奢侈品消費者是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群。斯沃琪和路易·威登-軒尼斯是從中國強勁的需求增長中受益最多品牌。在研究人員所追蹤的奢侈品行業的股票中,同樣斯沃琪集團和路易·威登-軒尼斯也是從中國市場以及中國海外旅游人數的增加對奢侈品的需求增長中受益最大。
為什么奢侈品會引起人們的關注呢?從消費心理學的解釋就是世界上的人或商品,大部分都保留的是各種符號帶給人們的印象與象征性意義。購買商品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具有什么象征意義。比如買手表要勞力士蠔式金表、給嬰兒要買帶有設計師名字的服裝等等都說明了這一點。事實上,在物質高度豐富的社會,人們通過單個符號所能夠獲得的注意力正在變得十分有限,人們需要更加努力地變換符號的形式即豐富符號的意義來競爭公眾的注意力。產品及其品牌在商業資本挹注的有力推動下,成為引領人們的生活風尚和標識社會階層的核心符號。由于人們所選擇的個人化符號與購買力、文化品味、家庭教養、職業分工和個人素養的直接關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人們可以由消費符號意義及其變化來解讀社會結構與關系所發生的變動。
調查還表明(2008)在中國大約有30%左右的消費者傾向于購買在某種意義上比自己實際消費能力高出一個級別的商品。這樣做以體現“自我身份”。符號變動的一個重要原則在創立方面表現為打破已成定勢的欣賞習慣,形成獨樹一幟的沖擊力,這在品牌符號眾多的產品中尤其體現其價值。在中國這樣的轉型社會中,人際資源競爭包括了很重要的注意力和其他心理資源的競爭,因此,符號的變化性所具備的提醒“我在變化”的能力,是多個社會群體所留意的。在這個意義上,符號變化與轉換能力,是品牌市場表現的重要競爭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