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溫州市認定2015年第一批溫州市科技(創新)型企業240家,截至目前,全市被認定為省、市兩級科技型企業達到2100多家,形成創新雁陣之勢,成為引領全市創新驅動發展的生力軍。
一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強引擎。近年來,溫州市通過建立面向中小企業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加快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實施科技重大專項等系列措施,進一步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鼓勵和支持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目前,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累計已達637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累計已達1832家,均居全省第三位。今年一季度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快速增長,共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341.23億元,同比增長6.7%,增幅高于規上工業總產值2.5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的銷售產值實現318.61億元的成交額,同比增長4.0%,出口交貨值47.42億元,同比增長9.3%。
二是傳統產業企業轉型下血本。依托科技創新謀求企業轉型升級正成為企業發展實體經濟的有力抓手,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企業正蛻變為科技型企業。如新認定為科技型企業的溫州恒豐泰成套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每年至少投入銷售額的4%作為研發經費,用于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開發,每年獲各級科技計劃項目5-6項,依靠科技創新加速了企業產品的換代升級。溫州吉速科技有限公司是鹿城區一家生產經營剃須刀的企業,每年投入500多萬元,開展技術研發攻關,推進機器換人。溫州吉爾達鞋業有限公司投入3170萬元、藤橋禽業股份有限公司投入1205萬元、溫州市愛氏光學實業有限公司投入約500萬元,用于各自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鏈提升。
三是科技型企業培育組合拳。去年以來,溫州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培育發展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作為支撐經濟轉型升級的大事來抓,打出了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推進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實施扶工科技特派員制度、建立省市縣三級科技型企業培育機制等加速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組合拳。截至目前,全市共擁有14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在孵企業496家,累計畢業企業165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2家,省科技型企業48家。針對科技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科技人才短缺、產學研合作不夠緊密等現實問題,借鑒農村科技特派員的經驗做法,溫州市在全省各地級市中率先實施扶工科技特派員制度,通過向企業派遣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員,加大對實體經濟的科技幫扶,幫助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此外,該市還建立了省市縣三級科技型企業培育機制,從縣級開始建立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培育庫,每年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工作,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規范財務管理,幫助企業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建立縣級、市級、省級科技型企業,再到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