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正式掛牌成立的國家電投已然對其全新的核電全產業鏈胸有成竹。
國家電投掛牌的前一天,國家核電召開干部大會,確定了這家成立八年的核電企業新的領導班子,以及成為國家電投核電業務整合的平臺。除擔任國家電投董事長、黨組書記外,王炳華兼任了國家核電董事長,繼續掛帥核電產業板塊。王炳華表示,國家核電要繼續發揮兩體一臺功能,承擔我國三代核電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戰略任務,實現技術研發、工程管理與投資運營一體化管理。
對于國家核電的定位,王炳華表示,要與國內國際核電巨頭比肩,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推動產業基礎和平臺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核電投資運營商和能源工程技術服務商,成為行業技術創新的引領者。
全產業鏈骨架形成
作為核電產業鏈條上三個最關鍵的環節,設計研發、工程管理和投資運營,決定了核電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成立八年,國家核電通過從事第三代核電(AP1000)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研發、轉讓、應用、推廣和自主創新,正形成自主品牌核電技術。尤其在核電研發方面日趨精壯,旗下的上海核工院作為國內核電研究設計行業中的骨干企業,核電工程研究設計水平在國內領先,其也是我國自主三代核電CAP1400的設計單位。而三代核電AP1000依托項目4臺機組及AP1000后續機組的建設管理主體為國家核電旗下國核工程公司。此外,國家核電還有其他11 家全資控股子公司、3家參股子公司和6家分支機構,并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能源研究中心和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
圍繞AP1000 三代核電技術,國家核電基本形成的集研發設計、工程設計、工程管理、材料設備制造和運行服務為一體的核電產業鏈上,唯獨缺了核電運營資質。
而重組之前的中電投集團,雖然擁有核電運營資質,也儲備了一些核電廠址,但在研發、運營等核電板塊的核心競爭力上,遠不及中核與中廣核,短板明顯。
隨著國家電投的成立,國家核電成為這家總資產超過7000億元的能源央企的核電業務整合的平臺,在其已形成的產業鏈上將新增原中電投旗下中電投核電公司、中電投工程公司、山東核電、紅沿河核電、江西核電、廣西核電、吉林核電、湖南核電等新單位。
在建、擬建、規劃中的核電項目,以及運營資質整合到國家核電后,AP1000以及CAP1400,甚至CAP1700都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中電投5月27日發布的《2014年社會責任報告》顯示,截至 2014 年底,其核電控股運行容量 224 萬千瓦,參股運行權益容量 108萬千瓦,控股在建總容量 586 萬千瓦。中電投此前所規劃顯示,到2020年在建核電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在運裝機容量達1400萬千瓦,包括江西彭澤、湖南小墨山、吉林赤松、重慶涪陵項目在內的11個核電項目未來都將采用AP1000技術。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