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半,我市多項治水任務超前完成。昨天早上,市治水辦召開執法+督查工作情況反饋座談會,向省治水辦督察組匯報了我市治水方面的年度工作進展。
記者從會上獲悉,上半年我市累計完成治水投資144.6億元,完成率68.1%;省計劃項目投資完成率80.6%,全省排名第二,總體情況較好。
在市級財政落實6億元年度專項資金的基礎上,今年我市也通過爭取金融機構支持、發行藍海股份和塘河股份融資、大力推行PPP等治水模式,多元籌集治水資金。比如,今年我市已與北京碧水源公司、國開行金融公司簽訂500億元五水共治戰略合作協議;總投資28.4億元的鹿城區甌江繞城高速至臥旗山段海塘工程已納入中央首批PPP水利工程試點項目;總投資22億元的中心片污水處理廠遷建工程BOT項目即將開標。
根據環保部門監測顯示,今年我市在河網水質方面改善明顯。6月份,全省污染最重的鰲江,江口渡出境斷面水質已達到三類水功能區水質標準。市區平原河網氨氮、總磷、高錳酸鹽平均濃度與2014年比分別降低17.9%、16.3%、17%,與2013年比分別降低33.4%、30.4%、19.7%。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已新增濱水公園399座、生態河道521.2公里。
當前,我市五水共治已進入深水區,健全完善長效機制成為重中之重。記者從會上獲悉,各地在強化全覆蓋的河道日常保潔機制方面均有亮點。比如,永嘉縣河道長效保潔資金從去年的1000萬元提高到今年的2000萬元;瑞安市全面取締了所有泥漿船,將建筑泥漿統一通過管道或車輛運輸,實現了對塘河泥漿運管問題的根治;龍灣、洞頭兩地已實現對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長效運維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