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技術是一門綜合性技術,它和控制論、信息論、系統(tǒng)工程、計算機技術、電子學、液壓氣壓技術、自動控制等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而其中又以控制理論和計算機技術對自動化技術的影響最大。自動化技術中有很多專用器材,就像學武之人的兵器一樣,下面筆者對自動化兵器作了一個盤點。
物理傳感器——刀
傳感器(Sensor)是一種常見的卻又很重要的器件,它是感受規(guī)定的被測量的各種量并按一定規(guī)律將其轉換為有用信號的器件或裝置。對于傳感器來說,按照輸入的狀態(tài),輸入可以分成靜態(tài)量和動態(tài)量。我們可以根據(jù)在各個值的穩(wěn)定狀態(tài)下,輸出量和輸入量的關系得到傳感器的靜態(tài)特性。傳感器的靜態(tài)特性的主要指標有線性度、遲滯、重復性、靈敏度和準確度等。傳感器的動態(tài)特性則指的是對于輸入量隨著時間變化的響應特性。動態(tài)特性通常采用傳遞函數(shù)等自動控制的模型來描述。通常,傳感器接收到的信號都有微弱的低頻信號,外界的干擾有的時候的幅度能夠超過被測量的信號,因此消除串入的噪聲就成為了一項關鍵的傳感器技術。
物理傳感器是檢測物理量的傳感器。它是利用某些物理效應,把被測量的物理量轉化成為便于處理的能量形式的信號的裝置。其輸出的信號和輸入的信號有確定的關系。主要的物理傳感器有光電式傳感器、壓電傳感器、壓阻式傳感器、電磁式傳感器、熱電式傳感器、光導纖維傳感器等。作為例子,讓我們看看比較常用的光電式傳感器。這種傳感器把光信號轉換成為電信號,它直接檢測來自物體的輻射信息,也可以轉換其他物理量成為光信號。其主要的原理是光電效應:當光照射到物質上的時候,物質上的電效應發(fā)生改變,這里的電效應包括電子發(fā)射、電導率和電位電流等。顯然,能夠容易產(chǎn)生這樣效應的器件成為光電式傳感器的主要部件,比如說光敏電阻。這樣,我們知道了光電傳感器的主要工作流程就是接受相應的光的照射,通過類似光敏電阻這樣的器件把光能轉化成為電能,然后通過放大和去噪聲的處理,就得到了所需要的輸出的電信號。這里的輸出電信號和原始的光信號有一定的關系,通常是接近線性的關系,這樣計算原始的光信號就不是很復雜了。其它的物理傳感器的原理都可以類比于光電式傳感器。
一種傳感器外形
物理傳感器的應用范圍是非常廣泛的,我們僅僅就生物醫(yī)學的角度來看看物理傳感器的應用情況,之后不難推測物理傳感器在其他的方面也有重要的應用。
比如血壓測量是醫(yī)學測量中的最為常規(guī)的一種。我們通常的血壓測量都是間接測量,通過體表檢測出來的血流和壓力之間的關系,從而測出脈管里的血壓值。測量血壓所需要的傳感器通常都包括一個彈性膜片,它將壓力信號轉變成為膜片的變形,然后再根據(jù)膜片的應變或位移轉換成為相應的電信號。在電信號的峰值處我們可以檢測出來收縮壓,在通過反相器和峰值檢測器后,我們可以得到舒張壓,通過積分器就可以得到平均壓。
讓我們再看看呼吸測量技術。呼吸測量是臨床診斷肺功能的重要依據(jù),在外科手術和病人監(jiān)護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使用用于測量呼吸頻率的熱敏電阻式傳感器時,把傳感器的電阻安裝在一個夾子前端的外側,把夾子夾在鼻翼上,當呼吸氣流從熱敏電阻表面流過時,就可以通過熱敏電阻來測量呼吸的頻率以及熱氣的狀態(tài)。
再比如最常見的體表溫度測量過程,雖然看起來很容易,但是卻有著復雜的測量機理。體表溫度是由局部的血流量、下層組織的導熱情況和表皮的散熱情況等多種因素決定的,因此測量皮膚溫度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影響。熱電偶式傳感器被較多的應用到溫度的測量中,通常有桿狀熱電偶傳感器和薄膜熱電偶傳感器。由于熱電偶的尺寸非常小,精度比較高的可做到微米的級別,所以能夠比較精確地測量出某一點處的溫度,加上后期的分析統(tǒng)計,能夠得出比較全面的分析結果。這是傳統(tǒng)的水銀溫度計所不能比擬的,也展示了應用新的技術給科學發(fā)展帶來的廣闊前景。
從以上的介紹可以看出,僅僅在生物醫(yī)學方面,物理傳感器就有著多種多樣的應用。傳感器的發(fā)展方向是多功能、有圖像的、有智能的傳感器。傳感器測量作為數(shù)據(jù)獲得的重要手段,是工業(yè)生產(chǎn)乃至家庭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器件,而物理傳感器又是最普通的傳感器家族,靈活運用物理傳感器必然能夠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產(chǎn)品,更好的效益。
光纖傳感器——槍
近年來,傳感器在朝著靈敏、精確、適應性強、小巧和智能化的方向發(fā)展。在這一過程中,光纖傳感器這個傳感器家族的新成員倍受青睞。光纖具有很多優(yōu)異的性能,例如:抗電磁干擾和原子輻射的性能,徑細、質軟、重量輕的機械性能,絕緣、無感應的電氣性能,耐水、耐高溫、耐腐蝕的化學性能等,它能夠在人達不到的地方(如高溫區(qū)),或者對人有害的地區(qū)(如核輻射區(qū)),起到人的耳目的作用,而且還能超越人的生理界限,接收人的感官所感受不到的外界信息。
光纖傳感器
光纖傳感器是最近幾年出現(xiàn)的新技術,可以用來測量多種物理量,比如聲場、電場、壓力、溫度、角速度、加速度等,還可以完成現(xiàn)有測量技術難以完成的測量任務。在狹小的空間里,在強電磁干擾和高電壓的環(huán)境里,光纖傳感器都顯示出了獨特的能力。目前光纖傳感器已經(jīng)有70多種,大致上分成光纖自身傳感器和利用光纖的傳感器。
所謂光纖自身的傳感器,就是光纖自身直接接收外界的被測量。外接的被測量物理量能夠引起測量臂的長度、折射率、直徑的變化,從而使得光纖內傳輸?shù)墓庠谡穹?、相位、頻率、偏振等方面發(fā)生變化。測量臂傳輸?shù)墓馀c參考臂的參考光互相干涉(比較),使輸出的光的相位(或振幅)發(fā)生變化,根據(jù)這個變化就可檢測出被測量的變化。光纖中傳輸?shù)南辔皇芡饨缬绊懙撵`敏度很高,利用干涉技術能夠檢測出10的負4次方弧度的微小相位變化所對應的物理量。利用光纖的繞性和低損耗,能夠將很長的光纖盤成直徑很小的光纖圈,以增加利用長度,獲得更高的靈敏度。
光纖聲傳感器就是一種利用光纖自身的傳感器。當光纖受到一點很微小的外力作用時,就會產(chǎn)生微彎曲,而其傳光能力發(fā)生很大的變化。聲音是一種機械波,它對光纖的作用就是使光纖受力并產(chǎn)生彎曲,通過彎曲就能夠得到聲音的強弱。光纖陀螺也是光纖自身傳感器的一種,與激光陀螺相比,光纖陀螺靈敏度高,體積小,成本低,可以用于飛機、艦船、導彈等的高性能慣性導航系統(tǒng)。
另外一個大類的光纖傳感器是利用光纖的傳感器。其結構大致如下:傳感器位于光纖端部,光纖只是光的傳輸線,將被測量的物理量變換成為光的振幅,相位或者振幅的變化。在這種傳感器系統(tǒng)中,傳統(tǒng)的傳感器和光纖相結合。光纖的導入使得實現(xiàn)探針化的遙測提供了可能性。這種光纖傳輸?shù)膫鞲衅鬟m用范圍廣,使用簡便,但是精度比第一類傳感器稍低。
光纖在傳感器家族中是后期之秀,它憑借著光纖的優(yōu)異性能而得到廣泛的應用,是在生產(chǎn)實踐中值得注意的一種傳感器。
光纖傳感器憑借著其大量的優(yōu)點已經(jīng)成為傳感器家族的后起之秀,并且在各種不同的測量中發(fā)揮著自己獨到的作用,成為傳感器家族中不可缺少的一員。
仿生傳感器——劍
仿生傳感器,是一種采用新的檢測原理的新型傳感器,它采用固定化的細胞、酶或者其他生物活性物質與換能器相配合組成傳感器。這種傳感器是近年來生物醫(yī)學和電子學、工程學相互滲透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信息技術。這種傳感器的特點是機能高、壽命長。在仿生傳感器中,比較常用的是生體模擬的傳感器。
仿生傳感器
仿生傳感器按照使用的介質可以分為:酶傳感器、微生物傳感器、細胞器傳感器、組織傳感器等。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仿生傳感器和生物學理論的方方面面都有密切的聯(lián)系,是生物學理論發(fā)展的直接成果。在生體模擬的傳感器中,尿素傳感器是最近開發(fā)出來的一種傳感器。下面就以尿素傳感器為例子介紹仿生傳感器的應用。
尿素傳感器,主要是由生體膜及其離子通道兩部分構成。生體膜能夠感受外部刺激影響,離子通道能夠接收生體膜的信息,并進行放大和傳送。當膜內的感受部位受到外部刺激物質的影響時,膜的透過性將產(chǎn)生變化,使大量的離子流入細胞內,形成信息的傳送。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生體膜的組成成分膜蛋白質,它能產(chǎn)生保形網(wǎng)絡變化,使膜的透過性發(fā)生變化,進行信息的傳送及放大。
生體膜的離子通道,由氨基酸的聚合體構成,可以用有機化學中容易合成的聚氨酸的聚合物(L-谷氨酸,PLG)為替代物質,它比酶的化學穩(wěn)定性好。PLG是水溶性的,本不適合電機的修飾,但PLG和聚合物可以合成嵌段共聚物,形成傳感器使用的感應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