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0日,開啟分布式能源的未來戰略峰會暨專題研討會在上海閔行區莘莊工業園召開。會上,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分布式能源專業委員會和通用電氣(GE)公司發布了《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產業分析報告》。
這份報告中提出,應允許不同模式的分布式能源項目發展,加快示范項目建設,逐步建立行業標準規范;發揮技術、本土化和成本優勢;借助互聯網+,智能電網等新興技術的發展,構建能源互聯體系,開啟中國能源的未來。據專委會數據庫不完全統計,截止2014年底,我國已建和在建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項目單機規模小于100MW,且能源利用效率高于70%)裝機容量已達380萬千瓦。
GE高級副總裁、GE大中華區總裁段小纓表示,面對新常態下能源結構的改革,能源體制的改革已經勢在必行。段小纓認為,充分釋放創新能力、將GE先進技術落地中國的本土化趨勢以及與中國合作伙伴實現合力共贏是GE未來發展的三個關鍵問題。對此,記者采訪了段小纓。
記者:請解釋一下這三個問題的關鍵所在。
段小纓:首先,GE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力設備生產商,在過去100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能源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推廣。GE也在不斷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推進技術走向市場。
先進的技術不僅僅要落地中國,同時還要適合中國的特點。任何杰出的先進技術一定是以環保和安全為前提的,不是先發展后治理,而是要發展更要可持續。先進技術落地中國必須要實現它的經濟效益,所以本土化勢在必行。
對于GE而言,政府、上下游企業和消費者是生態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之間牽一發而動全身。在電力系統當中,集中式發電和分布式能源都是這個生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之間的關系不是競爭,而是互補。未來能源生態體系開放合作是必然的,優化的合作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優化的合作不是你輸我贏而是合力共贏。
記者:GE在中國的業務版圖和整體戰略是怎樣的?
段小纓:GE在中國在未來幾年的發展戰略中有四大重點板塊,包括清潔能源,醫療,航空與交通運輸系統,工業互聯網。在這些當中,能源板塊是GE在中國最重要的業務組成部分。而在GE的戰略里不管是哪一個版塊,我們都會秉持加速本土化并加大和中國合作伙伴的一些深度合作,特別是對一些大型國企,在制造領域當中占領先地位的伙伴。這當中我們與華電合作、分布式能源項目就充分體現可GE在中國發展戰略的重點。
記者:GE在分布式能源領域的優勢如何?
段小纓:對于分布式能源而言,GE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還是起步階段。從全球范圍來看,GE是整個分布式能源領域中的領頭羊。目前,GE在全球有超過11500臺熱電聯供機組,在全球有超過20GW的電力輸出,每年為用戶節省40%的能源消耗,從0.25MW到54MW級的內燃機和航改型燃氣輪機,GE豐富的產品線可以滿足客戶熱電聯供的任何需求。
1 2 [下一頁]